全国首家电视台电台音频提供商
全国配音热线:0851-28837288

分类目录

您当前位置:飞乐传媒官网 >> 服务中心 >> 稿件仿写 >> 学校解说 >> 浏览文章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纪实专业宣传片配音稿

说明:稿件仿写均搜集于外部互联网,本公司不公开自家任何客户信息以及稿子内容。

滔滔黄河水,呼啸奔腾,流淌千古文明;悠悠香山情,清婉绵延,诉说历史沧桑。透过历史的天空,俯瞰中卫:黄河古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建县,耕读蔚然;浪漫沙都,多少才俊在此拂袖释卷,指点江山;花儿杞乡,回汉儿女在此高歌猛进,流觞千古。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从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双龙山石窟遗址的灿烂文明,到倡儒兴学、崇文重教的书香传统,为中卫赢得了“塞上文化明珠”的美誉。灿烂的中卫文化既是养育回汉儿女成材报国的厚土,也是中卫教育赖以发展的沃壤。
中卫市位于祁连山大峡谷东部,辖中宁、海原两县和沙坡头区,地处黄河前套,东眺银川,西枕兰州,自古就是西北地区的一个重镇,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的西大门,土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3万。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525所,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4所,职业学校3所,初级中学38所,九年制学校21所,小学416所,幼儿园3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47654人,有中小学教师12397人。长期以来,中卫教育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体系。全市教育“两基”工作高标准通过了国家验收;两县一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教育强县(区)”;沙坡头区、中宁县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 中卫中学被评为自治区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卫一中、中宁中学被评为自治区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卫职业技术学校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学校”。
抢抓历史机遇,绘筑宏伟蓝图,坚持科学发展,共促教育公平,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中卫人以大魄力、大智慧、大手笔构筑起惠及后代的盛世基业。
[同期声] 市委书记马廷礼同志:
建设和谐富裕新中卫,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让“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全市人民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为,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和更多的投入,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体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公平的义务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市委、政府高瞻远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强化教育发展措施,制定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宁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具体目标,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模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育成效优质化,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实现大致平衡和相当,促使教育的需求个供给大致均衡,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依法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重要议题,定期研究、专项部署,强力推进;市人大、政协以视察、检查促发展,以专题报告、议案、提案促落实,从“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三个方面考核检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保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协调联动,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高效开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官一任,兴教一方。以民为本的情怀,务实开拓的治政,使教育真正成为推动我市发展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今天的中卫教育,环境不断优化,投入不断加大,教育发展不断趋于均衡。今天的中卫大地,兴学重教,蔚然成风。
 [同期声] 市长徐力群同志: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抢抓历史机遇,全力抓好教育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实施好各类教育建设项目,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不断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切实提高教育的普惠度,为老百姓办实事,让教育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序开展,市委、政府每年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和管理机制,在确保教育拨款“三个增长”的基础上,在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育经费支付中,对人数较少、经费运转困难的农村学校进行重点倾斜。在取暖、用水、教学设施设备配置方面,单独切块,专项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规模较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近年来,沙坡头区利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生态移民工程”、“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项目,争取和投入各类资金2.73亿元,翻建、扩建、改造学校校舍26.42万平方米,从硬件方面促进了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学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宁县通过多方争取“危改工程”、“义教工程”、“校安工程”、“班班通工程”、“百标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共翻建、扩建、改造学校99所,全县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消除,教育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海原县县委、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保障教育投入。在确保财政优先投入的前提下,采用“挤、贷、租、垫、借”等形式,不断拓宽教育筹款融资渠道,积极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改革与发展齐头并进,责任与使命重如泰山。市委、政府以改革为抓手,拉开了中卫教育科学发展的帷幕,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各级政府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在全市推行“法律保学、责任保学、助困保学、质量保学、情感保学”的五保措施,确保“两基”工作能巩固、上台阶、出实效。同时,通过加强学校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帮扶救助,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有效防止了在校学生流失。目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7%、98.51%、94.96%。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初中向镇(乡)集中,小学实行联村办学,山区推进寄宿办学”的整体思路,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层推进,协调均衡发展。致力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把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消除学校危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捆绑式推进,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2009年新建中卫市第十小学,实现了双渠、赵桥、白桥、谢滩四村联村办学,显现了适度规模、集中办学的优势,为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提供了成功经验。2008年以来,集中力量改造农村薄弱中小学262所。2011年8月,新建的中卫市第六中学、第八小学正式投入使用。两所学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办学规模102个教学班,可容纳中小学生5100人。六中、八小的建设,不仅实现了新墩、大坂联村办学,而且扩大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量,进一步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在缓解城市学校“大班额”压力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学问题。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08年以来,沙坡头区争取和投入各类资金14963.7万元,翻建、扩建、改造学校校舍,硬化操场、配备电教及音、体、美器材、理化生实验器材等设施设备,使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宁县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所有农村初中和完全小学实现了计算机教室全覆盖,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自治区“基本标准”。2010年,海原县筹资1000万元,解决海原四中、曹洼乡中心小学等学校征地拆迁费用;筹资800万元,硬化了海原回中等学校校园,添置了电脑、餐具餐桌和学生用床;筹资1900万元,在海原四中新建3500平方米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切实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培训力度。坚持将新招聘的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切实解决农村教师不足、年龄老化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为农村教育输入新鲜血液。积极组织校长、教师培训,确保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接受培训的人次分别占到培训总人次的60%和70%以上。大力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学历补偿教育,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历水平。加快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的资源整合。将城乡捆绑联动发展模式,提升到城市优质学校委托管理农村薄弱学校的层面,沙坡头区制定了《关于在沙坡头区实施优质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健全优质学校委托管理农村薄弱学校工作体制机制,实现了托管双方学校一体化管理,捆绑式考核, 通过发挥市区学校及中心完小教育资源优势,输出教育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城乡学校良性互动、均衡发展。中宁县深入推进学校“捆绑式”联动发展,完成了30对60所学校的“捆绑式”办学试点工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海原县积极探索城乡学校联动发展模式,着力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农村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强化师德教育,鼓励和支持农村学校教师参与教研、教学评优,调动和激发农村教师“安心从教、乐于奉献”的情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狠抓常规检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农村学校质量管理。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教育督导检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质量检测力度,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像奔流不息的黄河水,给全市教育注入了无穷活力,我市教育日新月异,生机勃发。
盛世新中卫,明珠正生辉。新中卫、新起点、新机遇,应天时、据地利、聚人气,中卫这颗璀璨的明珠正在中国的西部崛起。我们坚信,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自治区教育厅的悉心指导,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年轻的中卫必将实现新的跨越和腾飞,快速发展的中卫教育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相关文章:

消防安全教育片教案视频配音稿

乡镇学校创建教育强镇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领导检查视察指导教育工作电教中心解说词

幼儿园宣传片解说词:爱的教育在这里开始

专题配音文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录

乡镇“双基”教育发展解说词:继往开来 和谐共进

教育专题片配音稿:与时俱进 让经历的火炬燃的更旺

教育基地专题片解说词:打造一方新天地 谱写教育新篇章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