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电视台电台音频提供商
全国配音热线:0851-28837288

分类目录

您当前位置:飞乐传媒官网 >> 服务中心 >> 稿件仿写 >> 学校解说 >> 浏览文章

镇隆小学专题片配音文稿

说明:稿件仿写均搜集于外部互联网,本公司不公开自家任何客户信息以及稿子内容。

   红花岗区南关镇镇隆小学位于南关镇镇隆村,走进学校,鸟语花香,书声朗朗,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她和同属于南关镇中心学校管辖的中心小学、南门小学和金华小学,宛如四座美丽的大花园,在辛勤园丁们艰辛的工作中,百千花朵竞相绽放。
   多年来,四所学校之间形成了互相学习、你追我赶的良好育人环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奖牌)
   镇隆小学创办于1931年,在1997年,经政府投资和镇隆村集体捐资对学校进行了整体改建。八十年的岁月沧桑,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在她5476平方米的校园内,耸立着2745平方米教学楼。建有科学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局域网。各学科教学仪器共计211类,1367件;图书室藏书5328册,生均图书12册。教学仪器配备达到国家标准。目前学校有11个教学班,学生448人,在编教师17人。
   学校以“团结、奋进、活泼、向上”为校训,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多年来,逐渐形成了“敬业进取、严谨求实”的教风,“乐学善思,活泼健美”的学风。学校连续九年被评为南关镇“先进学校”,语文、数学教研组多次获得红花岗区教育局 “先进教研组”荣誉称号。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是理想的教育模式。在镇、村、中心学校关工委的指导下,镇隆小学成立了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 努力联络各方教育力量,共建教育合力,积极开展帮扶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的活动。
   红花岗区老领导、关工委主任赵春安同志多次亲临镇隆小学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在肯定学校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同时,更是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激励着学校把各项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南关镇中心学校赵雷校长和其他领导,常常到校开展现场办公,指导和参加学校各类教育活动,为学校发展建设出点子,指路子,切实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后顾之忧。
   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南关镇党委、政府、镇关工委以及镇隆村的支持和关怀,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安排专人负责联络、衔接教育活动的开展,根据不同层次的对象和工作的需要,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由镇、村、学校延伸到企业,每年逢年过节给教师、学生送来慰问品,对优秀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对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进行慰问帮扶,把温暖送给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
   镇隆村党委书记、亿方锰业公司董事长王光志同志多年来情系教育,把支持学校工作、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06年以来连续向学校个人捐款累计近十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资助贫困生和留守儿童等。每逢“六一”儿童节都要为孩子们备上一份礼品。平时,王书记经常抽空到学校了解情况,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给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鼓劲加油,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采访王光志)
   全国劳模、镇隆村原党委书记王邦全同志,原村委会主任杨高碧同志,为镇隆小学的发展和建设多方奔走、呼吁,多次组织村民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工投劳, 1997年学校改建中更是发动全体村民共同集资近2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两位领导退休后加入学校“五老”队伍,继续关心学校工作和下一代的成长,经常到学校与教师座谈,开展各类教育活动。(采访杨主任)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镇隆小学定期邀请学校法治副校长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对学生遵纪守法、自我防护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的端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镇隆小学地处城郊,校园周边各类网吧、摊贩较多,有的时常对学校教育工作构成干扰。对此,学校积极联络治安人员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地帮扶是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大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成员构成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指导学生家长正确的开展好家庭教育,构建和谐的家校互动关系,为下一代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生活中,老师们利用节假日,带领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鼓励他们在家里做个合格的小主人,在学校做个勤奋的好学生,在社区做一个好少年,通过活动使师生之间情感交融,建立起深厚友谊,弥补和慰藉了孩子们亲情的暂时缺失。
   为了进一步开展好这项工作,镇隆小学还特地派老师参加心理咨询的资格培训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同时,学校还为留守儿童开通了亲情电话,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视频通讯,使孩子能随时和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做思想交流,及时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和鼓励。(留守儿童采访)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穿越历史长河的镇隆小学,得益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收获了累累硕果。我们坚信,镇隆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必定会和各兄弟学校一道继往开来,和谐共进,为南关镇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