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电视台电台音频提供商
全国配音热线:0851-28837288

分类目录

您当前位置:飞乐传媒官网 >> 服务中心 >> 稿件仿写 >> 人物专题 >> 浏览文章

先进人物专题片配音解说词

说明:稿件仿写均搜集于外部互联网,本公司不公开自家任何客户信息以及稿子内容。

先进人物专题片配音解说词

“斜曲村两边山,中间全是乱河滩,外出遇雨围山转,两岸庄稼被水淹,百姓辛苦干一年,是丰是欠靠老天。”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流传的顺口溜,就是卫庄镇斜曲村当时的真实写照。
斜曲村位于里册峪偏僻山区,全村只有70户人家250口人。1983年,在村民们的信任下,李建设担任了村委主任,上任之初,摆在他眼前的事几乎全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要想富先修路,李建设说干就干,他以身作则,带领党员、干部70多人立即义务修筑路基,虽然自己拿出10多万元,但修路所需资金缺口很大,正当他为此事苦恼时,恰逢时任县长的卫再学在斜曲下乡蹲点,得知这一情况后给村里协调了十多万元,这为村里通油路、硬化巷道解决了燃眉之急。村里共硬化村巷2.3公里,道路3.5公里,彻底地改变了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问题。
路通了,他又“马不停蹄”到处筹集资金*万多元,计划从3公里以外的山上引水解决全村人畜吃水的问题。由于斜曲村小人少,加之不少人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几乎全是老、弱、病、残。面对现状,起初,想把引水工程核算后交给专业施工队完成。孰料,当工程队负责人到现场查看后,便打了“退堂鼓”。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李建设再次果断地做出决定。又一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80多人,打响了修渠引水的攻坚战,历经数十天的艰难施工,一条长1.5公里的饮水渠道终于竣工了。通水那天,百姓们喝着甘甜的水,异口同声地说:“今天能喝上这么甜的水,多亏了咱建设呀!”
村里基础设施改善了,李建设又引导村民调产致富,他通过外出考察,为村民们引进了核桃种植项目,发展优质200多亩优质核桃。为了补贴村民种核桃前几年没有收益的实际情况,精明的李建设积极与斜曲近在咫尺的**厂取得联系,安排村民进厂务工。截止目前,全村有80多人在北京、太原、郑州、运城、侯马等地打工,年收入均在**多万元以上。但他自己经营的石灰窑,石料场,却由于没时间照料,只得转让出去,家里缺少了一部分经济来源,正如他所说,在这里当村干部越当越穷,但他却毫无怨言。
三十年来, 在李建设的带领下,使昔日靠天吃饭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短短的几句话却道出了村民对李建设的最高褒奖。

想要获得更多的配音文稿么,请点击:/draft.html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