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遵义飞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04644号-1 营业执照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花岗路园林小区
专题40元/分 专题50元/分 专题60元/分 专题80元/分 专题100元/分 专题120元/分 01号男02号男03号男04号男05号男06号男07号男08号男09号男10号男11号男12号男13号男14号男15号男16号男17号男18号男19号男20号男21号男22号男23号男24号男25号男26号男27号男28号男29号男30号男31号男32号男33号男34号男35号男36号男37号男38号男39号男40号男41号男42号男43号男44号男45号男46号男47号男48号男49号男50号男51号男52号男53号男54号男55号男56号男57号男58号男59号男60号男61号男62号男63号男64号男65号男66号男67号男68号男69号男70号男71号男72号男73号男74号男75号男76号男77号男78号男79号男80号男81号男82号男83号男84号男85号男86号男87号男88号男89号男90号男91号男92号男93号男94号男95号男96号男97号男98号男99号男100号男101号男102号男103号男104号男105号男106号男107号男108号男109号男110号男111号男112号男 113号男 1号女 2号女 3号女 4号女 5号女 6号女 7号女 8号女 9号女 10号女 11号女 12号女 13号女 14号女 15号女 16号女 17号女 18号女 19号女 20号女 21号女 22号女 23号女 24号女 25号女 26号女 27号女 28号女 29号女 30号女 31号女 32号女 33号女 34号女 35号女 36号女 37号女 38号女 39号女 40号女 41号女 42号女 43号女 44号女 45号女 46号女 47号女 48号女 49号女 50号女 51号女 52号女 53号女 54号女 55号女 56号女
兴利除害 一通百通
——马颊河干流聊城市东昌府区段治理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马颊河起源于河南省濮阳市金堤闸,流经濮阳、莘县、冠县,在我区郑家镇后田村入境,至梁水镇土闸出境入茌平、高唐、德州,于滨州无棣黄瓜岭与德惠新河汇流后注入渤海。区境内全长36公里,入境排涝水位35.33米,出境排涝水位31.02米,排涝流量277立方米/秒,入境防洪水位35.77米,出境防洪水位31.99米,防洪流量418立方米/秒,境内重要支流有管庄沟、城关沟、孟李渠、河下荣支渠、扬程沟、德王河东支等16条支渠,承担着我区郑家、堂邑、梁水镇、斗虎屯等乡镇泄洪排涝任务,流域面积398平方公里,是我区境内西部、西北部主要行洪排涝河道。马颊河因上宽下窄、形状类似马颊而得名,曾是禹疏九河之一,现代马颊河初建于唐,完善于明清,是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泄洪通道。它不仅担负着本流域的行洪排涝任务,而且兼负宣泄河南、河北境内洪水以及漳卫河特大洪水的任务。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海河流域治理时进行了全面治理,对减少我区洪涝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经过30多年的长期运行,马颊河河道淤积十分严重,河床平均抬高1.6米,冠堂渠至松树李桥平均淤高2.5米,淤积最严重的王铺闸附近河段,河底淤高3.8米,排涝能力降低了95%以上。而且河槽内野苇丛生,杂草漫滩,原有的排涝泄洪能力几乎完全丧失。马颊河防汛问题已成为我区防洪排涝体系的一条软肋。若遭遇设计洪水,不仅造成我区洪水涝水无法排泄,而且直接威胁我区防汛安全。
近年来,马颊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直接影响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快实施马颊河干流治理,提高防洪除涝能力,是我区汛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我区水利部门多年反映和努力争取,市水利部门积极协调,省政府确定将马颊河干流治理列为2008年的应急度汛工程,列为为人民群众办好的五件大事之首,并于今年2月15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民心工程,特事特办。在前期工作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的情况下,为按时完成任务,确保工程按期开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孙大兴副区长任总指挥、水利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项工程指挥部,区委书记李小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孟来、区委副书记杨杰等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协调迁占、施工中有关问题,分管领导靠上指挥。指挥部成员亲临现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多方协调群众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努力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配合与支持。
这次马颊河应急度汛工程治理,上至冠堂渠,下至梁水镇松树李桥,总长度近16公里,工程量为154万方,工程概算总投资2400万元。区水务局把马颊河干流东昌府区段治理当作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迁占、工程施工进行部署,局领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迁占及施工中问题,抽调精干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组成了迁占组、施工组等相应机构,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集中人力、物力全面确保治理任务圆满完成。迁占工作是治理工程的“先锋”。这次迁占任务主要涉及我区堂邑、梁水镇两个乡镇的20多个行政村,而且临近麦收季节,迁占任务十分艰巨。梁水镇、堂邑两乡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地配合迁占,全力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全体迁战人员按照施工指挥部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向沿途干部群众广泛宣传马颊河治理的重要性,说服广大群众在迁占工作中要舍小家,顾大家,积极配合迁占工作,为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保证迁占工作政策落实,做到公平公正,真实可靠,迁占人员严格按政策办事,白天在风大沙多的工作环境下,坚持实地丈量和清查附属设施。晚上,加班加点整理白天的数据,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满意。
在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在沿途乡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经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共完成迁占弃土占地1900亩,菜地、苗圃260多亩,占压树木6000多棵,占压机井、涵闸等其它设施50多处,于3月29日全面完成了迁占任务。
河道清淤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施工初期,工程施工就遇到了两个非常突出的困难。一是施工机械的选择问题。原确定采用挖塘机组施工,但由于河槽内芦苇、杂草丛生,土质多为粘性淤泥,用挖塘机组施工难度大、效率低、耗时长、成本高。其次是地下水位高。施工河段地处堂邑放马场洼地,浅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在0.5米至1.0米,而且治理地段紧靠聊城大电厂水库,滩地大量出水,河道积水严重,机械施工非常困难,再加上今年气候异常,施工期间降雨频繁,工程施工受到严重影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困难压不倒勇于拼搏、勇于探索的全体参战人员。东昌府区依据环境熟、条件熟等,积极提出合理化施工作业方案。施工组织者一班人克服种种困难,在实践中找寻办法,在试验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决定采用以挖掘机、翻斗车、推土机等机械联合施工为主、挖塘机组、泥浆泵施工为辅的施工方案。采用这种方式,效率高、造价低,既节省了工程施工费用、解决了土方单价低的问题,又能提高施工速度,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为解决河床内积水问题,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多台挖掘机修筑截流坝,开挖排渗明沟,利用几十台抽水机在多处抢排工段明水和地下渗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降雨不断,各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抽水机组抢排,保证了每次降雨后都能尽快清除河滩内积水,尽快复工。同时针对河道滩地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多的困难,工程组织人员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施工,有的工段采用铺塑垫土,有的铺设防陷钢板,有的调集湿地推土机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指挥人员采取多种的效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施工调度。每周召开施工例会,对一周的施工情况进行总结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
二是实行分段承包责任制。工程施工指挥人员分包各工段,与监理人员一道督促施工进度,检查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实行工程进度日报告制度。对工程各标段的机械运行、施工作业量制表公布,及时掌握施工进展情况,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工程施工快速、紧张有序地进行。全体参战人员克服天气恶劣、沙尘飞扬、条件艰苦等困难,艰苦作业,经过1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至6月24日全线完工,共清挖土方154万方,一次性通过省市检验验收,优质、高效地圆满完成了这一省市区各级关注的重点度汛工程。昔日大禹治水福华夏,今日奋战马颊换新颜。
经过治理,马颊河东昌府区段达到了按“1964年年雨型”排涝和“1961年雨型”防洪的标准,达到了“标准洪水不受灾,超标准洪水不决口”的标准。解除了我区西部防汛隐患,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心工程,领导倍加关注。在马颊河治理过程中,区委书记李小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孟来,区委副书记杨杰,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刘培国,副区长孙大兴等领导多次现场办公检查指导,解决施工中问题。上级水利部门对工程建设也给予极大的关怀和支持。梁水镇、堂邑等有关乡镇党委政府在迁占、工程施工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沿岸广大农民群众为马颊河治理也做出无私奉献;水利施工队伍充分展现“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这一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德政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