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遵义飞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04644号-1 营业执照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花岗路园林小区
专题40元/分 专题50元/分 专题60元/分 专题80元/分 专题100元/分 专题120元/分 01号男02号男03号男04号男05号男06号男07号男08号男09号男10号男11号男12号男13号男14号男15号男16号男17号男18号男19号男20号男21号男22号男23号男24号男25号男26号男27号男28号男29号男30号男31号男32号男33号男34号男35号男36号男37号男38号男39号男40号男41号男42号男43号男44号男45号男46号男47号男48号男49号男50号男51号男52号男53号男54号男55号男56号男57号男58号男59号男60号男61号男62号男63号男64号男65号男66号男67号男68号男69号男70号男71号男72号男73号男74号男75号男76号男77号男78号男79号男80号男81号男82号男83号男84号男85号男86号男87号男88号男89号男90号男91号男92号男93号男94号男95号男96号男97号男98号男99号男100号男101号男102号男103号男104号男105号男106号男107号男108号男109号男110号男111号男112号男 113号男 1号女 2号女 3号女 4号女 5号女 6号女 7号女 8号女 9号女 10号女 11号女 12号女 13号女 14号女 15号女 16号女 17号女 18号女 19号女 20号女 21号女 22号女 23号女 24号女 25号女 26号女 27号女 28号女 29号女 30号女 31号女 32号女 33号女 34号女 35号女 36号女 37号女 38号女 39号女 40号女 41号女 42号女 43号女 44号女 45号女 46号女 47号女 48号女 49号女 50号女 51号女 52号女 53号女 54号女 55号女 56号女
全镇共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办学点3个,中心园1所,村级办园点3个,社区教育中心1个。中心小学占地80509㎡,其中,建筑面积17933㎡,运动场地8350㎡,校园环境如诗如画:朱瑞塑像挺拔英武,池塘水光潋滟、鱼翔浅底,四周垂柳轻舞、翠松挺拔,绿化率达61%。
现有在校生1543人,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95人,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37%。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6人。1人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5人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为了让“炮兵之父”的伟大人格和非凡经历影响和教育家乡学子,我校坚持走红色德育的特色办学之路,灌输少年儿童对党、对祖国的朴素情感。学校在用朱瑞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引领学生志存高远的同时,把学习朱瑞精神与教育教学活动和规范管理相结合,让朱瑞精神体现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等诸多方面,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追求。
加强体验教育,强化活动育人是我校红色德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在学生中成功举办了 “唱、读、讲、观、诵、评、演”等红色德育活动。即举办唱红色经典歌曲、读红色经典书籍、讲朱瑞将军故事、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诵红色经典诗文、评比朱瑞中队和“朱瑞式好少年”、演红色经典话剧等活动,为学生打上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我校的朱瑞文化、红色德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江苏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人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朱瑞将军侄女朱玲、朱莲,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益,宿城区委书记李健等领导都亲临我校参观指导。
我校的朱瑞文化建设文章入选江苏省少工委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彩红领巾》一书;《朱瑞:炮兵奠基人》入选国家关工委主编的德育读本《共和国缔造者与建设者》一书。校本教材《炮兵之父朱瑞》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德育读本。
继2007年底朱瑞将军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后,今年,朱瑞中队被省少工委命名为“江苏省英雄中队”;五(4)班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朱瑞班”,朱瑞文化建设声名远播。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按照“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创建要求,我校投资26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2180平方米的综合楼,先后建成高标准的体育室、实验室、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各功能室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科学、音、体、美等装备均达二类标准,现有图书31720册,生均21册。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拥有中心机房1个,电脑室3个,学生电脑170台,生机比9:1,教学用笔记本电脑60台,师机比1.9:1。充分满足了学生网络上课和教师自动化办公及学校管理平台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学校拥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供各班级电化教学。一线教师全部使用电子备课,科学、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全部在专用教室上课。
后勤服务上,我校建有高标准餐厅和宿舍楼。餐厅可容纳800名学生同时就餐,有专业厨师和服务人员,三餐营养搭配科学,饭菜卫生、可口。宿舍楼有450个床铺,现有住宿生406人,均单人单铺,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学生宿舍整洁、温馨。为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建立了监控室,在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人防与技防结合,确保了安全管理无盲点。
办人民满意教育,创现代化精品学校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以“始于斯,忠于斯,成于斯”的校训,以“用经典照耀童年”的校风,以“让课堂涌动灵性”的教风,以“让智慧充盈指尖”的学风,努力更新办学理念,有力保障了创建扎实、有效推进。
今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首批学校,开办了合唱、泥塑、写作、竹笛、书法、儿童画、版画、科技、乒乓球、篮球等20多个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契机,扎实开展双语阅读活动,鼓励师生多进图书室、多借书、多读书、多交流、多写读书笔记、多展示读书成果。学校还为每位师生发放一本精美的读书笔记,为各班建立了流动书吧,印发了推荐阅读书目,制订了读书方案,编辑印发了校报《红泥巴报》,让琅琅书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导学案,“踩着杜郎口的肩膀摘星星”,让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全校师生的学习。学校利用研训室这个阵地,认真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实际,在集体反思,个人反思,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老师走下三尺讲台、放下成堆作业试卷,为学生减负增效。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武术操、太极拳、跑步、跳绳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
在管理上,我校注重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努力营造和谐、成功、幸福、发展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校长室的倡导下,我校教师养成了课前候课的良好习惯,课前两分钟,任课教师会主动到教室门口候课。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龙河小学的现代化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本年度,残疾儿童9名全部随班就读。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9140人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董王高跷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红火上演。
全镇幼儿园均建成省标准幼儿园,中心园顺利通过省优质园验收;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成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并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春催桃李,雨润幼苗,沐浴着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春风,我校如同一簇馨香绚丽的映山红绽放在龙河畔。一年来,我校师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300余人次,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手拉手” 活动优秀组织奖、宿迁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宿迁市交通文明示范学校、宿迁市规范管理样板学校等,连续五年在全区教育系统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中荣获二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龙小人将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新的起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谱写教育发展的豪迈篇章!